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,33岁的曼朱基奇加时赛抢断法国门将洛里打入关键一球,虽未能逆转战局,却以5场3球的战绩助克罗地亚首夺世界杯亚军,书写了“格子军团”最悲壮的史诗。
出生于前南斯拉夫战乱年代的曼朱基奇,童年辗转德国与克罗地亚。2018年出征俄罗斯时,他已是国家队89场33球的锋线支柱。赛前克罗地亚名帅布拉泽维奇力挺:“曼朱基奇具备现代前锋的一切才能,他是我们的苏克转世!”。然而小组赛首战尼日利亚,他因误判乌龙成为舆论焦点,压力如山。
-小组赛救赎:对阵阿根廷,他狂奔12公里压制梅西,第80分钟爆射破门锁定3-0胜局;
-淘汰赛封神:1/8决赛对丹麦加时造点,1/4决赛对战俄罗斯加时助攻,半决赛对阵英格兰更是头球首开纪录;
-决赛悲情:开场自摆乌龙后,他成为世界杯史上首位决赛“乌龙+进球”球员。全场7次争顶成功、3次抢断的数据,印证了他“用脸防守”的宣言。
-战术牺牲者:主帅达利奇将他定位为“防守型前锋”,场均回防至本方禁区6.2次,比多数后卫更拼命;
-精神图腾:前队友莫德里奇评价:“当全队跑不动时,曼朱会嘶吼着逼我们继续冲锋”;
-技术反差:身高190cm却拥有细腻脚法,对法国队的进球正是外脚背轻挑过掉瓦拉内后完成。
-国家队传承:退役后他作为教练助克罗地亚夺得2022年世界杯季军,莫德里奇说:“他教会我们永不低头”;
-足坛定位:虽生涯联赛单季从未破20球,但《踢球者》统计显示,他在欧冠淘汰赛进球效率(0.48球/场)高于同期莱万(0.45球/场);
-文化符号: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在自传中写道:“曼朱用额头流血的照片,定义了我们的民族韧性”。
当瓜迪奥拉质疑他“技术粗糙”时,曼朱基奇用世界杯银靴证明:足球不止传控美学,更需要“把球鞋钉进草皮”的狠劲。建议年轻球员观看他对阵法国的比赛录像——那记抢断洛里的进球,从启动到射门仅2.3秒,完美诠释了“机会只给拼到最后一刻的人”。
评论